Search

【腦中小劇場 講座推廣 高敏感人格俱樂部】
    
各位讀者朋友,大家好嗎
  • Share this:

【腦中小劇場 講座推廣 高敏感人格俱樂部】
    
各位讀者朋友,大家好嗎
  
自從今年四月改變工作型態以來,當了半年的Uber心理師,終於要在十月底開辦收費課程,寫到這,大家應該都心裡明白,接下來我準備要 —
  
厚著臉皮跟大家推廣自己的課程了。
  
先感謝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居中牽線,讓我得以結識 有時聚聚-未來人製造所 的夥伴們,藉此契機,促成了本次合作。對於熱愛戲劇與村上春樹的我而言,能夠與之結友,是我的榮幸與運氣。
  
這是一套為期三周的課程,每堂九十分鐘,內容各自獨立,可擇一報名絕不綁約。由於課程概念相互貫通,主軸一氣呵成,若能全數報名,不僅享有相關優惠,保證醍醐灌頂功底翻倍。
  
好,場面話說完了,這究竟是一套什麼樣的課呢,很簡單,
  
這是一套關於「理解」+「演練」的課程。
  
講題雖為【高敏感人格俱樂部】,實際上講的就是人際關係中最難處理的三種人格傾向:「邊緣型人格」、「自戀型人格」,以及「反社會人格」。
  
拜媒體關注恐怖情人所賜,邊緣型人格近年聲量大漲,這是我最熟悉的講題之一,因此由它打頭陣。後兩者雖然存在感稍低,但在《我們與惡的距離》一波浪襲之後,反社會人格開始浮出水面,迎頭競逐。然而真正的贏家,卻是一直備受忽略的自戀型人格,在現實生活中,他們是一般職場人際中最大的抱怨與困擾來源,無論這些人是豬隊友或慣老闆。們的能見度最低,破壞力卻最強,儼然就是低調殺手的典範。
  
因此,這門課要處理的,就是以下這三種人:
  
愛恨一瞬,行事難以捉摸的變臉人同事。下班收工後,成了枕邊人的磨難。

目空萬物,眾人以我為尊的自戀狂老闆。下班收工後,成了餐酒館的奧客。

機關算盡,戴尾戒也枉然的心機鬼前輩。下班收工後,成了社會版的日常。
  
辦公室裡的黃金三角,職場人際的連動輪軸,面對這三道的關卡,如何應對,如何進退,讓我們在九十分鐘裡,進行一次完整的演練。
  
這裡指的處理,當然不是直接處理掉,而是學習如何應對這段關係。既然無法抽身,又沒條件任性辭職,就只好把傷害降到最低,從應對策略下功夫,把握每個能閃過攻擊的機會。
  
想知道對方在想什麼?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?這套課程,或許能給你一些回應。
  
首先,課程會以「臨床案例」起手,從故事帶出這三類人格的演進始末與心理病理,通徹認識這些人格特質與臨床症狀,順勢澄清常見的症狀迷思。無論你是這段關係中的當事人、關係人抑或旁觀者,當我們學會辨識這些特質,梳理它們的來由,推敲對方的想法,或許就能遏止汙名的蔓延,更溫柔地去理解他人或理解自己。
  
畢竟,每段關係的磨合與同理,都從理解開始。
  
接著,我們會提供「情境演練」的機會。各自分組,透過寫實的對話練習,傳授因時地制宜的應對技巧,學習與之共處與自處之道。平時說不出口的,腦中掙扎是否該做的,在本次課程中,我們都可以毫無顧忌地展開練習,找出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。
  
最後,進行總結與QA討論,將課程與演練不足之處一併補齊,不留遺憾。
  
我由衷希望,本套課程能帶給聽眾的,不是獵奇或撻伐,更不是名正言順的排他性,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下,緩解僵持與劣化的關係。職場人馬百款,關係千絲萬縷,朋友的交陪端看氣場脾胃,人際的應對卻能按圖索驥。日常的交際中,我們無法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,但最起碼我們願意去嘗試理解對方,修正應對策略,能做到這一點,至少都該問心無愧。
  
無論在職場或一般感情關係,只要你遇到了這三道關卡,想知道對方在想什麼?想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?我們都歡迎你,用三堂課的時間,一起和我們好好跨過這道檻。
  
課程內容請直接點擊粉專活動,或進入下列網址 https://next.pse.is/LVCPF
  
倘若方便,歡迎大家把課程訊息分享給你的朋友,感謝大家的支持,到時候見囉,Cheers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劉仲彬臨床心理師,高雄醫大心理研究所臨床組畢,執業年資逾十年,著有《人生障礙俱樂部》一書,喜歡說書勝於說教,現獨立接案。諮商服務/課程講座/撰文合作,歡迎私訊或來信詢問
View all posts